栏目

专题专栏

【党史学习】“东方红一号”里的中国创新

发布日期:2021-06-21 

    6月17日9时22分,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托举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拖曳着红色尾焰升空,将聂海胜、刘伯明、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。这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,空间站建造任务再次向前迈出一大步。



    而这距离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仅过去51年。51年来,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,从无人到载人,从单人到多人,从舱内到舱外,从地球到月球……不断实现新的突破,取得新的成就。

     1970年4月24日,经过广大参研参试人员多年的不懈努力,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“东方红一号”发射成功。作为“两弹一星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,“东方红一号”卫星的成功发射,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、和平利用太空、造福人类的序幕。

    浩渺宇宙,见证着中国航天不断标注新的高度。这段壮丽的中国航迹,始于半个世纪前太空奏响的一曲《东方红》。


东方红一号卫星结构设计总图


    1957年10月4日,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,震惊世界。美国紧随其后也发射了人造卫星,由此掀开美苏“太空竞赛”的篇章。

    此时的新中国,尽管经济、科技各方面都很落后,但具备了一种强烈的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。1958年5月,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,毛泽东主席以极高的远见和极大的气魄提出: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。

    不过,由于国情的限制,那段时期,中国尖端技术的发展方针是“两弹为主,导弹第一”。在这种情况下,发射人造卫星的计划只能先“让路”,转为研制探空火箭,学本领、打基础、训练队伍。

    1964年是中国高技术领域丰收的一年。6月,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成功。10月,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。此外,之前一直“打基础”的科研团队,在卫星能源、卫星温度控制、卫星结构、卫星测试设备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。


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


    科学家们觉得发射卫星可以提上日程了。这年年底,钱学森、赵九章等著名科学家上书中央,建议开展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。科学家的建议,受到了毛泽东、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。1965年5月,受毛泽东的委托,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中国科学院拿出第一颗人造卫星具体方案。

    负责卫星总体组的科学家钱骥,带领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拿出了初步方案,并直接向周恩来作了汇报。当周恩来知道钱骥姓钱时,不禁风趣地说:“我们搞尖端科学的,原子弹、导弹和卫星,实在是都离不开‘钱’啊!”

    经过上百位专家的严密论证,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性质、任务、发射时间与成功的标志都确定了:这是一颗科学探测试验卫星,任务是为发展中国的对地观测、通信广播、气象等取得基本经验和设计数据,发射时间定在1970年,成功的标志是:“上得去、抓得住、听得到、看得见。”

    “上得去”就是要保证卫星飞上天;

    “抓得住”就是要在卫星发射后,不管气象情况如何,都能够跟踪测量;

    “听得到”就是要让全国和全世界都能收听中国第一颗卫星发送的声音;

    “看得见”就是在地球上的观测人群能用肉眼看见卫星。

    由于卫星工作规划方案是1965年1月正式提出的,所以,周总理在中央专委会上将人造地球卫星工程的代号定名为“651”任务。会议明确规定:全国的人财物遇到“651”均开绿灯。从此,“东方红一号”进入了工程研制的实质阶段。


科研人员在厂房内测试东方红一号卫星


    科研活动异常辛苦。科研人员有一次在室外做一个部件试验,时值隆冬,寒风凛冽。试验、改进、再试验、再改进,不分白天黑夜,不管起风下雪,一丝不苟地测试,不放过每一个故障。

    由于早期发射卫星的运载工具,都是在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重量,实际上也展现了国家的军事实力。这在中苏关系破裂、中美对立的特定国际环境下,具有重大的现实政治意义。

    虽然中国卫星工程起步较晚,但专家们都认为中国的起点要高,第一颗卫星在重量、技术上要做到比美苏第一颗卫星先进。苏联第一颗卫星重量83.6公斤,美国第一颗卫星8.2公斤。经过科学家的苦干加巧干,“东方红一号”上天时的实际重量达到了173公斤。


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,发射控制台操纵员胡世祥按下发射按钮,“东方红一号”随后升天


    孙家栋是“东方红一号”卫星的总体设计负责人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,他被授予“共和国勋章”。他回忆,当时科研人员面对的最大挑战,是用最简陋的设备实现中国第一个太空使命,为了让卫星“看得见”,科研人员在运载火箭的第三级上增加了一个观测球,涂抹了反光材料,可以大面积反射太阳光。

    很多老一辈人都记得“东方红一号”播放的熟悉旋律。这段音乐的接收、转播系统,为中国第一颗卫星所独有,它不是靠录音机,而是采用电子线路模拟铝板琴声音演奏而来。

    孙家栋回忆:“当时想的就是,传一段《东方红》乐曲,中间还要传一段工程数据。前八节完了以后,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,就是‘叽哩嘎啦’这个声音,它是传递数据。”

    1970年4月1日,“东方红一号”卫星、“长征一号”运载火箭运抵我国西北的酒泉发射场。


东方红一号在太空


   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,4月24日21时35分,卫星发射时刻终于到来了。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,“东方红一号”随“长征一号”运载火箭喷射而出,离开了发射台,直冲云霄。

    21时48分,星箭分离,卫星入轨。21时50分,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,收到中国第一颗卫星播送的《东方红》乐曲,声音清晰洪亮。

    第二天,新华社向全世界庄严宣布:1970年4月24日,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,卫星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439公里,远地点高度2384公里,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夹角68.5度,绕地球一圈需114分钟。卫星重173公斤,用20.009兆周的频律播送《东方红》乐曲……

    锣鼓喧天,鞭炮齐鸣,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沈阳、武汉……全国各地万人空巷,组成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,大家群情激昂,振臂欢呼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。


东方红一号音乐装置


    卫星上天之后,一些国际友人到我国参观卫星研制基地,当时的环境条件让参观者惊呼:“‘东方红一号’能诞生,是个奇迹!”

    东方红卫星发射后的第二年,中国发射了第一颗自主研制的科学实验卫星——“实践一号”。1975年,我国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。1981年,我国成功用一枚火箭发射三颗卫星。1990年,我国成功发射亚洲地区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——“亚洲一号”。

    进入新时代,我国卫星事业发展更加迅速。2015年12月,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发射,2016年8月,量子科学实验卫星“墨子号”发射,2017年6月,中国第一颗X射线天文观测卫星——“慧眼”卫星发射……这些科学卫星,在中国甚至世界上都可被称为开拓者,承载着中国科技界的厚望,是中国创新奋起直追的又一个新起点。

    从第一颗人造卫星“东方红一号”到今天,我国已有200多颗中国研制并发射的卫星在轨飞行。

    6月17日9时22分,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托举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拖曳着红色尾焰升空,将聂海胜、刘伯明、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。这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,空间站建造任务再次向前迈出一大步。



    而这距离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仅过去51年。51年来,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,从无人到载人,从单人到多人,从舱内到舱外,从地球到月球……不断实现新的突破,取得新的成就。

     1970年4月24日,经过广大参研参试人员多年的不懈努力,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“东方红一号”发射成功。作为“两弹一星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,“东方红一号”卫星的成功发射,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、和平利用太空、造福人类的序幕。

    浩渺宇宙,见证着中国航天不断标注新的高度。这段壮丽的中国航迹,始于半个世纪前太空奏响的一曲《东方红》。


东方红一号卫星结构设计总图


    1957年10月4日,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,震惊世界。美国紧随其后也发射了人造卫星,由此掀开美苏“太空竞赛”的篇章。

    此时的新中国,尽管经济、科技各方面都很落后,但具备了一种强烈的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。1958年5月,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,毛泽东主席以极高的远见和极大的气魄提出: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。

    不过,由于国情的限制,那段时期,中国尖端技术的发展方针是“两弹为主,导弹第一”。在这种情况下,发射人造卫星的计划只能先“让路”,转为研制探空火箭,学本领、打基础、训练队伍。

    1964年是中国高技术领域丰收的一年。6月,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成功。10月,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。此外,之前一直“打基础”的科研团队,在卫星能源、卫星温度控制、卫星结构、卫星测试设备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。


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


    科学家们觉得发射卫星可以提上日程了。这年年底,钱学森、赵九章等著名科学家上书中央,建议开展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。科学家的建议,受到了毛泽东、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。1965年5月,受毛泽东的委托,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中国科学院拿出第一颗人造卫星具体方案。

    负责卫星总体组的科学家钱骥,带领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拿出了初步方案,并直接向周恩来作了汇报。当周恩来知道钱骥姓钱时,不禁风趣地说:“我们搞尖端科学的,原子弹、导弹和卫星,实在是都离不开‘钱’啊!”

    经过上百位专家的严密论证,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性质、任务、发射时间与成功的标志都确定了:这是一颗科学探测试验卫星,任务是为发展中国的对地观测、通信广播、气象等取得基本经验和设计数据,发射时间定在1970年,成功的标志是:“上得去、抓得住、听得到、看得见。”

    “上得去”就是要保证卫星飞上天;

    “抓得住”就是要在卫星发射后,不管气象情况如何,都能够跟踪测量;

    “听得到”就是要让全国和全世界都能收听中国第一颗卫星发送的声音;

    “看得见”就是在地球上的观测人群能用肉眼看见卫星。

    由于卫星工作规划方案是1965年1月正式提出的,所以,周总理在中央专委会上将人造地球卫星工程的代号定名为“651”任务。会议明确规定:全国的人财物遇到“651”均开绿灯。从此,“东方红一号”进入了工程研制的实质阶段。


科研人员在厂房内测试东方红一号卫星


    科研活动异常辛苦。科研人员有一次在室外做一个部件试验,时值隆冬,寒风凛冽。试验、改进、再试验、再改进,不分白天黑夜,不管起风下雪,一丝不苟地测试,不放过每一个故障。

    由于早期发射卫星的运载工具,都是在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重量,实际上也展现了国家的军事实力。这在中苏关系破裂、中美对立的特定国际环境下,具有重大的现实政治意义。

    虽然中国卫星工程起步较晚,但专家们都认为中国的起点要高,第一颗卫星在重量、技术上要做到比美苏第一颗卫星先进。苏联第一颗卫星重量83.6公斤,美国第一颗卫星8.2公斤。经过科学家的苦干加巧干,“东方红一号”上天时的实际重量达到了173公斤。


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,发射控制台操纵员胡世祥按下发射按钮,“东方红一号”随后升天


    孙家栋是“东方红一号”卫星的总体设计负责人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,他被授予“共和国勋章”。他回忆,当时科研人员面对的最大挑战,是用最简陋的设备实现中国第一个太空使命,为了让卫星“看得见”,科研人员在运载火箭的第三级上增加了一个观测球,涂抹了反光材料,可以大面积反射太阳光。

    很多老一辈人都记得“东方红一号”播放的熟悉旋律。这段音乐的接收、转播系统,为中国第一颗卫星所独有,它不是靠录音机,而是采用电子线路模拟铝板琴声音演奏而来。

    孙家栋回忆:“当时想的就是,传一段《东方红》乐曲,中间还要传一段工程数据。前八节完了以后,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,就是‘叽哩嘎啦’这个声音,它是传递数据。”

    1970年4月1日,“东方红一号”卫星、“长征一号”运载火箭运抵我国西北的酒泉发射场。


东方红一号在太空


   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,4月24日21时35分,卫星发射时刻终于到来了。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,“东方红一号”随“长征一号”运载火箭喷射而出,离开了发射台,直冲云霄。

    21时48分,星箭分离,卫星入轨。21时50分,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,收到中国第一颗卫星播送的《东方红》乐曲,声音清晰洪亮。

    第二天,新华社向全世界庄严宣布:1970年4月24日,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,卫星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439公里,远地点高度2384公里,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夹角68.5度,绕地球一圈需114分钟。卫星重173公斤,用20.009兆周的频律播送《东方红》乐曲……

    锣鼓喧天,鞭炮齐鸣,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沈阳、武汉……全国各地万人空巷,组成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,大家群情激昂,振臂欢呼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。


东方红一号音乐装置


    卫星上天之后,一些国际友人到我国参观卫星研制基地,当时的环境条件让参观者惊呼:“‘东方红一号’能诞生,是个奇迹!”

    东方红卫星发射后的第二年,中国发射了第一颗自主研制的科学实验卫星——“实践一号”。1975年,我国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。1981年,我国成功用一枚火箭发射三颗卫星。1990年,我国成功发射亚洲地区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——“亚洲一号”。

    进入新时代,我国卫星事业发展更加迅速。2015年12月,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发射,2016年8月,量子科学实验卫星“墨子号”发射,2017年6月,中国第一颗X射线天文观测卫星——“慧眼”卫星发射……这些科学卫星,在中国甚至世界上都可被称为开拓者,承载着中国科技界的厚望,是中国创新奋起直追的又一个新起点。

    从第一颗人造卫星“东方红一号”到今天,我国已有200多颗中国研制并发射的卫星在轨飞行。